仁古是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紅旗村一家村上組村民。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,仁古一家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,順利實現脫貧。談起脫貧之路,仁古充滿了感激之情:“感謝黨的好政策,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!我有信心把日子越過越好?!?/p>
2015年9月,紅旗村進行了貧困戶識別程序,仁古家因家庭收入低,家里有患病人員而被識別為貧困戶。
自被識別為貧困戶,仁古深感脫貧任務的艱巨,與丈夫李文杰商量要抓住國家扶貧政策的機遇改變貧困現狀,于是,夫妻倆多次到紅旗村委會詳細了解國家的各種政策。通過村“三委”和駐村工作隊員的詳細解釋,夫妻二人對脫貧充滿了信心。
2016年初,因病致貧的仁古一家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,虎跳峽鎮政府為其代繳了合作醫療保險,大病保險等。2018年初,仁古到虎跳峽鎮報銷了2300元的醫療費后,來到村委會表達感激之情。紅旗村工作隊隊長楊紅忠鼓勵她要積極響應紅旗村的產業扶貧項目,爭取早日脫貧。2017年,仁古一家在當地重樓大戶的帶領下加入合作社,種植了2畝重樓,保守估算,5年后能獲利12萬元。2018年初,仁古一家又種植了當歸、藜麥各2畝以及前胡、木香等中藥材3畝,當年底,她家的產業大豐收,人均純收入達到16159.38元。
仁古說:“人窮志不能短,以前苦日子過多了就一直想著這輩子就這點出息了,沒想到,精準扶貧政策不僅在經濟上支持我們,而且還讓我們的思想覺悟也提高了。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,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讓我感到無比光榮,也無比溫暖?!?/p>
據了解,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,紅旗村駐村工作隊對該村貧困戶進行分類指導,科學制定脫貧規劃,做到“一戶一法”。一是開展智力扶貧,積極動員適合勞動力轉移的貧困戶參加勞動技能培訓,提高致富本領,外出打工增加收入;對掌握1至2門農業生產、果樹栽培、畜牧業養殖等技術的貧困戶進行財力、物力支持;對勞動力缺乏的貧困戶,支持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,為今后脫貧打下基礎。二是開展項目扶貧,堅持自愿原則和市場化機制,發揮當地優勢,幫助規劃和抓好主導產業,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。主要包括:抓好藥材種植,提高質量和產量,增加農戶收入;發展養殖業,扶持帶動一批貧困戶通過飼養家畜家禽提高收入;政策扶貧,對重點貧困戶每年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疇,進行慰問和救助,實施救濟式扶貧。